【张志东,广东人,著名书画家。中日文化交流使者,凤凰卫视特约评论员。早年曾留学日本,潜心于一字书法的研究并独成一体,吸取日本“墨象派”的理念大胆创新,创作姿态独特,不拘于固成俗成的字体、工具和技法,旨于营造独体汉字本身与水墨结合后产生的内在魅力并延伸这种魅力,传递意象的冲击力,把自己的美学追求融入到某种含混的哲学概念当中。】
记者:拿到您的名片时发现您有很多身份和脸孔,并没有强调自己书画家的一面,为什么?
张志东:每个人都有很多身份,就像性格拥有多面性一样,很正常,只是有些人需要强调这一面,并靠这个获取社会的认同。当然,我也很想获得社会的认同,只是不善于去完成这个身份的打造而已。什么什么家往往都是很值得令人怀疑的标签,我倒不是排斥这个称谓,只是觉得用在我身上有种说不出来的违和感,因为这也许意味着职业。我是个很随性的人。
记者:听说您早年去过日本,日本文化对您的创作有影响吗?
张志东:任何一个对文化有兴趣的人,只要去过日本,都不可能不受其影响,远的不说了,近代以何香凝、傅抱石、黎雄才为代表的岭南画派,都是有日本画法的影子。日本文化的存在感很强大,强大到我们到现在往往都无法面对,中国人面对日本,其实就像在照镜子,镜子里面的人是自己,也不是自己,这种感受很复杂,处理不好它就会迁怒于其他,这个今天就不展开说了。
记者:日本人不叫书法叫书道,有区别吗?
张志东:是啊,咱中国人最近也热衷起道了,叫书道也不少了,认为我们才是正道,日本人都是学我们的。我们可以把这些都视作为文化自信的回归吧。其实法也好,道也罢,道中有法,法中有道,谁跟谁不重要,关键是态度。而态度跟技法和理论无关,只需要真诚,关乎信仰。
记者:您为什么醉心于独体汉字的书写呢?
张志东:传统上人们认为汉字只是词义的一个组成单位,只有成词或者在某种句子的意义群里才具有解释的可能。这其实是被某种倾向于偶数模式的思维习惯所左右的看法。汉字在我们中国,既是工具、语言,更是某种图腾、表情,但在我眼里,每个独体的字都是一个小宇宙,甚至是跟神性、历史对话的空间,也许是我想多了,但确实这里有着无穷的魅力。这些魅力很多是无法言说的,于是我就想到去通过书写、涂抹等手法来表现它,传统的书法只是其中一个支点,但并不是全部。从结果上看是不是有颠覆效应,我不敢说。所以我的作品只要有哪怕百分之一的人能感觉到一些平常感觉不到的东西,我就很满足了。
记者:有种观点认为前卫书法已经式微,书法界也有回归到传统的趋向,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志东:艺术这个东西大家爱怎么玩就怎么玩,我不太喜欢那种你的东西已经OUT了,现在流行什么什么的说法,这是网络养成的习惯。首先,什么是真正的传统这个概念有待商榷,我倒是很逆反思维来看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强大的文化习惯形成之后,它要告诉后人的,不一定是你要去遵循它,而是提醒你它的反面才是你应该去追求的。比如文学里面的故事和反故事,建筑里面的解构主义,等等,前卫的东西,我们都说是反传统,但本质上也是传统的。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